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招募了600多名4岁的孩子参与实验。研究人员将孩子们分别带进房间,将一颗棉花糖放在桌子上,告诉孩子:“你可以立即吃掉这颗糖,但是等5分钟之后,你能得到第二颗棉花糖。”大概有2/3的孩子马上就把面前的糖吃掉了,另外1/3的孩子经受住诱惑,吃到了两颗糖。
过了14年,参加实验的孩子们高中毕业后,研究人员跟踪调查后发现:等待5分钟再吃的孩子比立即吃掉糖的孩子,在大学入学考试(SAT)的得分上平均要高出210分!参加工作之后,两组孩子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小时候能经受住诱惑的孩子有更高的智力水平,更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在逆境中表现出更强的自制力;选择立即吃掉糖的孩子,面对压力容易失控,在工作上不够可靠,大多成长为独来独往的人。
这项著名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自制力对儿童未来获得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家长们都希望
自己的孩子在未来
能够成为更优秀的人
拥有更光明的前程
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以下是家长们可以考虑的
几个具体可行的方法:
发挥榜样的作用
“言传”的作用远比不上“身教”
一个天天搓麻将的家长
即便反复说让孩子“多读书”
也不会起到正面效果
让孩子做一个自律的人
不如自己先成为自律的榜样
无论到了什么年纪
无论获得了什么成就
都不要放弃对自律的追求
这种努力
孩子会看在眼里
并加以模仿
将自律落实到行动
没有一个孩子
天生就自律
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
才能培养起来这种能力
家长需要手把手地去引导孩子
如何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
如何进行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
如何通过各种策略抵制诱惑……
孩子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
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功
让孩子体会其中的快乐和满足
而不是给孩子“补偿性”的奖励
如果孩子暂时抵抗不了诱惑
要感同身受地去安慰TA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原谅
重新振作起来
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引导孩子找到目标
孩子要去寻找的目标
就是实验中的“第二块糖”
它对孩子的吸引力越大
孩子就越会愿意为它延迟满足
从而表现得越自律
当孩子习惯了自律的生活
TA对时间的利用更高效
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的领域
也会有更深刻的自我认知
也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
这个长远目标
也会反过来激励孩子
增强自律的能力
形成了良性循环
特别要注意的几点
01
培养自制力
并不是单纯地让孩子
学会等待或压制欲望
而是让孩子学会一种
克服当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孩子的自控力
建立在自主选择和自主执行上
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
让孩子在界限范围内尝试、探索
02
4岁以下的孩子
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根据神经发育研究的结果显示
5岁是能力的萌芽时期
8-13岁可以发展出一定的自制能力
家长应以从4岁开始
循序渐进地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03
如果家长始终做到信守诺言
只要答应了孩子
再小的事都会做到
孩子对延迟满足抱有安全感
也更愿意通过自控获得更多回报
但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
出尔反尔
连哄带骗
孩子失去对环境的信任
就很难自主产生自控行为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
孩子的未来
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成长
父母的眼界
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孩子的成长
往往也是父母的成长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追求自律
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欢迎咨询:400-997-2700
佰特菲国际是中国“体育+教育”(WeChat ID:bt-future)双A理念的首创者,通过为中国青少年提供高尔夫、网球等运动项目的培训、赛事、留学及大学校队申请等服务,将体育+教育相结合的菁英培养模式在中国进行普及和推广,让更多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旗下有佰特菲国际高尔夫学院和黑马网球俱乐部等实体培训品牌。
办公电话:
办公邮箱:
办公地址:
技术支持:佰特菲国际
Copyright 2013 深圳佰特菲国际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